瞧这“半边天”!有爱与责任的她们自带光芒
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不凡的“她力量”。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,国际妇女节悄然而至。她们投身经济建设、坚守教育一线、关注民生问题。她们对工作尽职尽责,对他人充满关爱。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,我们一起向她们致敬。

她,学以致用,勇闯“湖南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”浪潮。
杨秀,来自湖南张家界,她从湘西大山深处走出,长沙市张家界商会会长。2002年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,她一路参与、见证了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程,也成为了一名中国女企业家。
她把自己的事业与湖南强省会战略紧密融合,为长沙黄花综保区“同飞工程”引进首个海南项目,未来也将成为湘琼两地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,进一步推动湖南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她还积极与商会联点帮扶乡镇联系,带队实地调研、详细了解联点乡镇基本产业情况,为该村特色产业资源、特色农产品促销、农民增收提出相关建议,引导优势资源相互嫁接,促进村企融合发展、互利共赢。
对她来说,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,她将企业所得的部分用来资助困难家庭。她捐奶粉,资助多名家境困难的大学生走进大学深造、深入张家界区县举办爱心助学活动、牵手特殊儿童等。
令她印象最深的是疫情时期,张家界医疗物资严重匮乏,她立即发挥自己做进出口贸易的优势,多方联系国外防护服、护目镜、口罩等防疫物资,为物资的快速通关、装卸、检验、运输等提供保障。为了调集国外防疫物资,因时差关系,杨秀甚至每天只睡三、四个小时。2021年7月,新冠变种病毒再次突袭张家界,她带着商会为家乡募集医用外科口罩、含氯消毒粉、消毒喷雾瓶、免洗手消毒液、84消毒液、酒精、消杀弥雾机、医用防护服及生活物资价值1000多万元,自筹善款29.7282万元。
杨秀在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、稳定和扩大就业、爱心奉献回报社会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,都发挥着重要的“半边天”作用,而她作为一名奋斗者,倍感荣耀,亦深知责任重大。
她,坚守一线教学岗位26年,用爱引领孩子们走向未来。
罗倩,益阳市第六中学一名普通数学老师。1998年毕业于原益阳师专数学系,毕业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岗位要求,她2002年获得湖南师大数学教育自考本科文凭。坚守一线教学岗位26年。她说,我要让自己成为学生们最可信任、最坚强的后盾力量,在学生最脆弱迷茫的时候,形成一种“天塌下来也有罗老师顶着”的安全感,走过低谷,勇往直前。
多年前,班上一个青春期叛逆的男孩,厌学逃课,和社会青年混在一块。我多次找他谈心,后来发现他在数学方面有天赋。每次上课,我都主动让他回答问题并表扬他。没想到最后在中考中数学成绩取得了高分。让我更加确信:“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
女子本弱,为母则刚。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,我会用温柔的力量引领每一个孩子走向光明。
她,用法律武器为在婚姻受伤的女性同胞保驾护航。
彭炼,一名婚姻家事律师,来自北京京师(长沙)律师事务所。
她说,初入行业时,我和许多年轻律师一样,梦想成为一名商事律师,从事一些高精尖的业务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承办了几起婚姻家事案件,让我内心感触颇多,有人苦苦维持早已破碎的婚姻不舍得放手,有人在婚姻中遭遇背叛不知如何维权,有人探视权约定不明见不到子女……
所以,我选择成为一名婚姻家事律师。
我的想法很简单,一是希望我的当事人在决定分开时,能够体面地告别;二是帮助在婚姻中遭遇背叛的女性,维护自己的尊严;三是希望即使父母各奔东西,也能将对孩子的爱的教育与责任贯彻始终。
每个婚姻家事案件都关乎当事人的人生,我希望能运用我的专业能力,为向我们寻求法律帮助的人提供有尊严、有温度的法律服务,以法律的手段化解矛盾,让每个人、每个家庭都能重获幸福。
她,对孩子们细腻,有耐心,亲和力、责任心强,对学术严谨认真。
李穗菡,她不仅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的副教授,还是文旅行业的研究者。
她说,我的力量源泉来自内心的充实与成长。
我深信,真正的力量源自个人内心的充实与沉淀,以及持续的内在成长。这种内在的力量,远胜于任何外在的装饰和表象,它铸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,赋予了我无比的自信,让我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,并从中汲取力量。
因此,我珍视每一次的成长机会,不断地充实自己,提升自己的内在力量。我相信,只有这样,我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、更稳,活出自己的精彩和价值。
在生活中,李穗菡老师是一个随和、细腻,有耐心、亲和力,责任心强的人,但在课堂中,对学术严谨,与学生交往中秉承平等的师生关系,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,平时相处的十分融洽。她和蔼可亲,望着孩子们的眼神里,笑意盈盈、满目柔情。她教授着学生,就像雨露滋润、微风轻抚新芽。
同时,许多同学表示对李穗菡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:“当你去过的地方越多,经历的越多,你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就会越透彻,而这些积累也将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帮助”。
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,不仅需要静心教书,更需要潜心育人。应该传递更多正能量,点燃学生对美好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