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全面加强市县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」黑龙江大兴安岭:“点线面”全方位强化药监能力建设
转自:中国医药报

□张佳辉
近年来,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定点为基、连点为线、织线为面,全方位推进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,取得显著成效。
定点为基,注重顶层谋划
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,坚持以顶层谋划的思路推进相关工作,结合辖区实际情况,制定大兴安岭地区药品监管工作方案(以下简称工作方案)。坚持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,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专班,明确工作目标、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,确定重点监管对象、重点监管环节,督促各县(市、区)市场监管部门引导辖区企业做好自查自纠。严格落实工作方案要求,开展地毯式排查,全面排查风险隐患,做到不留死角、不漏盲点;实施台账式管理,通过建立风险台账,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施动态管理,按月研判分析、逐项销号;统筹一体化推进,对重点产品、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;坚持零容忍查处,对发现的严重风险隐患问题,根据情况依法采取告诫、约谈、限期整改等风险控制措施,对涉嫌违法违规的问题及时立案调查,加大案件查处力度,强化案件查办时效。
连点为线,强化协同监管
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十分重视监管协同,建立了县(市、区)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工作推进群,搭建了与药品经销企业直接对接的专项整治监管群。加强与卫健、医保、公安等部门的协同联动,实现的信息数据及时共享、风险隐患及时了解、联合行动及时开展、行刑衔接有序实施。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,及时同步到联动工作推进群,督促各县(市、区)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,共同研究探讨共性问题形成原因,从根源上彻底消除风险隐患。同时,将相关信息同步发送到专项整治监管群,要求经营企业引以为戒,引导企业做好自查自纠工作。此外,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调度会议,各部门交流工作进展,分享先进经验,互相学习借鉴。
织线为面,凝聚各方力量
大兴安岭地区市场监管局特别关注对药品经营企业的协同宣传工作。2023年,按照“市场监管部门主抓,药品经营企业参与,社会各界监督”的原则,统筹部署规范化建设和示范创建工作,培育了一批诚信守法、规范经营、管理科学、服务周到的药品零售企业,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,进一步增强辖区药品零售企业诚信经营意识,营造放心消费环境。